•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爱耳日“教师到义工的身份转变

    义工茵茵
    2016-03-04 09:06:38
    → 快速回复 点击数:4108
    本帖最后由 义工茵茵 于 2016-3-4 18:50 编辑

    曾经的自己是一位聋儿康复教师,帮助0到6岁的小孩进行听力康复。那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能让孩子借助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逐渐听到外面的声音,认识生活中每一样物品。当教会孩子对声音进行反应,对词语理解的时候,家长会十分激动,然后由衷地感谢老师。





    昨天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我与几个义工一起过来参加残联组织的围绕“关注儿童听力健康”的主题,上街举行“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义工到活动现场分派矿泉水、维持秩序等。家长们还像以前一样,心生许多问题,现场咨询火热。我碰到了以前的同事、家长,我们互相问好。当我穿着义工服在他们面前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惊讶。惊讶着如此相遇,惊讶着你胖了你瘦了你黑了你白了,残联的几个老师特意过来咨询如何加入义工。




    问了一些学生家长孩子的状况,有一个聋而患有自闭症的学生母亲向我反应了孩子唐*全的状况,经过培训,孩子情况有所好转,已经成功做了人工耳蜗。他还像以前一样,好动,上课激动。想起以前上课,他老扔我课室里的东西,生气了就拉着母亲走,我欲哭无泪。孩子的母亲十分有耐心,我时常表扬她的上课用具做得很好,她思想单纯,无杂念,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上。我给了她许多建议,然而她全部都做到,这是我非常佩服的。因为孩子十分好动,对人基本没有眼神交流,无法通过测听,我建议家长上广州中医院找医生为孩子做一个自闭症儿童行为测试。如我所料,孩子耳聋的同时还出现自闭症行为,这阻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交流。于是上完单训课,我就让家长带着她的孩子到自闭症学校读半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孩子终于通过测试并且做了人工耳蜗,目前在残联四楼语训部上课。曾记得,我给聋儿家长做一期培训课,而这位家长是最认真最积极的一个。




    王*元是一个很安静的小女孩,特乖巧,不爱运动,不爱说话。她与黄*耀差一两岁,两个都长得很漂亮,听力相仿。她妈妈见到我甚是高兴,她孩子也做完耳蜗了,目前也在残联上课。我教她的时候,常常给她母亲布置作业,每周回校必定要上交感想给我看。她母亲常跟我说:“谢老师教的东西,孩子记得非常好。”她孩子快超过7岁,这次她过来是想咨询以后孩子的课程费用国家还能不能给予补助,想知道以后孩子上小学的问题。我跟她说:“解决孩子的说话能力是首要条件,如果这个都达不到,送到普通学校交流都成问题了。我们应当怎样给予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这是她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创造语言环境,以前上完单训课,我建议他们把孩子放到正常幼儿园就读,平常多多带孩子出去参与活动,或者去一些有普通话环境的地方,那样语言及听力更会大大地提升。陈*文和谭*文就是通过如此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及听力能力,效果非常显著,已经掌握日常基本语言交流。


    在场一个残联的领导说:义工已经成为了茂名的特色,如果一些文化活动,公益活动少了义工,真的像缺少什么东西。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