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十八届六中全会后中纪委副书记吴五良答中外记者反腐问题部分精选

    巡视组
    2016-10-28 20:20:16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460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情况。首先,介绍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背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们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正风肃纪、标本兼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全党全社会高度认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12月颁布实施,这是第一个党内监督的专门文件,对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十多年来党内监督的新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新经验,迫切需要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六次全会上对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提出要求,明确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修订条例指明了方向。中央纪委机关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条例修订工作。党中央统筹考虑,决定将修订条例纳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要议题。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领导下,修订条例与制定准则同步进行。
    修订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主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领导本身包含着教育、管理和监督,有领导权力就要负监督责任,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贪大求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增强现实针对性;三是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将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规范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关系,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五是坚持务实管用,兼顾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管用的实招。条例共分8章、47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章是总则,构成第一板块,列了9条,主要明确立规目的和依据,阐述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以及强化自我监督、构建党内监督体系等重要问题。第二章至第五章构成第二板块,是条例的主体部分,列了27条,分别就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这4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以及相应监督制度作出规定,形成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其中,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第六章至第八章构成第三板块,列了11条,分别就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整改和保障、附则等作出规定。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将带头执行准则和条例、落实好规定的职责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尼日利亚电视台记者

    在尼日利亚,有一些反腐行动并不是很成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些负面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想问问中方在反腐当中的经验。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反腐进行得很成功,一些高级别的官员涉及的案件都已经成功地落实下去了。另外一个问题,在未来中国的反腐计划中,是不是会就私营部门的腐败也纳入计划中?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私营部门目前是不在政府的反腐计划中的。

    吴玉良

    你提了两个问题,为了回答方便,我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中纪委和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依据党章的规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党内监督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也要对行使公权力的所有公职人员的监督实行全覆盖,这就是你刚才说的非政府部门的腐败如何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公职人员如果因为腐败触犯了法律,就要依法受到惩处。第一个问题,我理解说的是反腐败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用多年的反腐败事实已经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反腐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一种说法,说反腐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按照这种论调的思维逻辑,就是说反腐败影响了经济发展。那么反过来,就是腐败可能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个正面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腐败来发展经济的,如果有,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但是都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要严肃查处权钱交易的行为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确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里我就不再作一一介绍了。我只是说,这说明了一个道理,经济的发展,需要反腐败提供有力的保证。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吴玉良副书记,最近有个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当中揭示了大量贪腐官员的贪腐细节,也有这些官员在镜头面前忏悔的画面,播出之后相当令人震惊,很多人纷纷热议这个话题,不知道您如何评价这个现象?

    吴玉良

    热议反映了民心。一是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了党心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这部专题片的素材都来自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得到舆论好评的背后,就是党心民心所向。二是正如这部专题片的片名,“永远在路上”。昨天闭幕的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审议通过了准则和条例,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我们党建设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障。谢谢。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3)
    • 2016-10-30 00:02:04 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巡视组

      2016-10-29 14:41:02 巡视组 2#

      动员全国老百姓举报贪官,不管涉及什么政府部门,不管国企民企或改制内部企业,一律严查;凡是网上举报的问题,各职能部门、纪委同志采用暗访形式,打掉那些违纪乱法官员背后的保护伞,把贪官陷入人民反腐的汪洋大海中,这样才能彻底根治腐败的根源!把查收的钱改善民生或造更多的航母舰队,壮我军威!

    • 2016-10-28 20:35:45 3#

      支持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