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春运期间长途乘车需预防肺栓塞

    2017-01-04 10:42:27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291

    进入年底,很多人开始准备旅行或回家。记者从安徽省立医院获悉,每年春运期间,该院都会收治肺栓塞患者,有的差点因此丧命。专家建议,长途、长时间久坐乘车需要预防肺栓塞。


      该院呼吸内科专家称,肺栓塞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但诊断困难。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后,死亡率可以显著减低。他们曾收治过一例55岁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回安徽老家过年,坐火车20多小时到家后,忽然觉得胸闷不适,在当地诊所按照“支气管炎”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未再理会。不料春节期间,胸闷突然加重,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家人赶紧把她送至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到达时人已经休克。呼吸内科医生紧急给她做了胸部增强CT等检查,迅速判断为肺栓塞。经过紧急溶栓、抗凝等治疗,这位患者才脱离危险。


      该患者经过全面检查,呼吸内科专家并没有发现其有任何导致血栓形成的基础疾病。经过询问,专家判定,就是因为其20多个小时的乘车期间几乎未做任何活动,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栓子脱落,被回心血液带到肺内,从而引发严重的肺栓塞。


      事实上,早在1954年,就有学者发现并报道了长时间乘坐飞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例。1988年“经济舱综合征”这一名词开始专门用于描述这一现象。后来发现,它不仅仅发生在长时间飞行,还包括长时间乘坐火车、汽车等。原来,人体在长时间坐位情况下会发生静脉血淤滞,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可减少2/3,因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专家建议,长途飞行中要每隔1小时起来走动一下。如果驾车出行,应每隔1小时停车并下车走动。特别是春运期间,火车上非常拥挤,乘客只能“固定”在座位上,发生静脉栓塞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时乘客需要时不时上下抬高脚尖、屈伸和旋转脚踝或者朝前排座位方向用力挤压小腿、屈伸大腿肌肉,来预防静脉栓塞的形成。另外,专家还建议,脱水会促成静脉栓塞,因此出行前和旅途中需饮用充足水分,必要时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来源:新华社 作者:鲍晓菁)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2)
    • 2017-01-04 10:59:48 1#

      挤过春运的都知道

    • 2017-01-04 10:53:55 2#

      坐长途车还是担心老人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