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茂名医疗开挂!“省医大哥”下沉基层,粤西老乡告别“穗漂看病”》

    茂名网
    2025-04-01 18:55:11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21

    随着3月21日在电白区举行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西医院签约揭牌,截至3月底,茂名市启用校地合作、医院共建模式的已有9家医院,覆盖全市各个区域。作为人口大市,茂名近年来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如今成效如何?

    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院区大楼外景图。

    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签约及揭牌活动现场。

    近日,记者走进化州、电白、信宜等地,实地了解这些正在加快补齐医疗服务短板的县区,感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气象。

    开启合作 “新玩法”  喜提“大哥联名款”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深入推进,省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正从传统的“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建”转变。省级三甲医院通过学科共建、人才共培、管理共享、智慧互联等创新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跃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信宜市人民医院、电白区人民医院、电白区中医院、化州市人民医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深度合作。 从“单机模式”到“联机组队”,这种“大哥联名款”的合作模式,让省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扎下根”,为健康茂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化州市人民医院从2018年开始就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牵手”,是我市较早享受省级医院“组团式”帮扶的医院,现在升级到“共建托管”模式,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面参与运营管理,进一步强化区域医疗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

    化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获2024年度三级医院卒中中心授牌。

    化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入选全国百强名单。

    化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馆开馆。

    这些年来,在省级医院的助力下,化州市人民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化州县域内住院率从2017年的78.3%提升至2023年的87.9%,从省排名第29位上升到第13位。在2021、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B等级以上,在2022年广东省内57家县级人民医院中综合服务能力排名为第2名,2024年卒中中心通过国家高级别评审,成为目前三级医院高级别的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通过了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验收。

    省级经验“疯狂输出” 基层医院原地“起飞”

    士别两年,当刮目相看。走进信宜市人民医院,曾经的偏远山区医院如今从外到内都散发着浓郁的“省味”。新建的院区外观和布局上与省级医院无异,“一站式”服务中心内摆放着中山六院专家团队的简介,让人有来到省级医院的感觉。2023年2月8日,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正式签约揭牌后,中山六院派驻院长、常务副院长等医院管理和专家团队扎根信宜,优化医院管理架构,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有了中山六院管理经验“硬核投喂”,信宜市人民医院秒切“高能模式”。202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信宜市肿瘤防治中心大楼外景图。

    自此,信宜市人民医院在逆袭之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省级创伤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建立起来了,成立了国内知名专家名医工作室,建设普通外科、儿科、影像科等省重点专科,刷新山区无缝接力“双向奔赴”救治重症患者速度,探索智慧赋能+专科门诊慢病管理新路径……

    2024年5月,数字孪生医共体“i信宜”正式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依托中山大学的优质资源,“i信医”智慧健康平台正式启动,这个数字孪生医共体能连接信宜市22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52个村卫生站,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处方续方、缴费、查看报告、获取“云胶片”及药品快递服务,同时还可以实时追踪手术进展,管理健康档案,掌握老人和儿童健康状况,让山区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中山医”优质就医体验,幸福感拉满。

    省级“天团”空降  告别“穗漂看病”

    “省医大哥”下沉基层,最受益的就是当地群众。过去,粤西老乡大病直奔广州,现在,三甲医院专家团常驻茂名,直接化身“医疗外挂”,疑难杂症本地通关,群众终于不需要“穗漂看病”,在家门口get省级VIP待遇,还省下了来回路费和住宿餐饮费。

    茂名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粤西医院/电白区中医院大楼外景图。

    省医毛承亮教授为患者手术。

    2024年6月,电白区人民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后,迅速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省医派驻的骨科专家肖进、心血管专家王培宁、神经外科专家毛承亮三位学科带头人驻点帮扶,仅半年时间成效已相当显著: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首例高难度小脑肿瘤切除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填补了区域脑血运重建手术空白;心内科团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成功救治心室停搏29秒的危重患者。截至2025年3月,省医专家主刀或指导完成高难度手术86例,其中急诊手术15例,介入治疗67例,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2025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粤西医院/电白区中医院被授予“髋关节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单位”。

    2024年7月,电白区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合作启动后,中医药传承创新开始“狂飙”,半年内实现“六个突破”:成立粤西首个消化内镜中心分中心、通过省级创伤中心评审、设立髋关节病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牵头成立茂名市骨关节退变与损伤专委会、骨伤科入选省“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启动省运会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副院长侯政昆参与编写的全国中医药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正式出版,更彰显了学术影响力的跃升。

    “省医大哥”亲传   茂名医生集体“省城副本刷经验”

    记者逛了一圈,发现走访的这些医院是懂“养人”的。“人才优先”的理念被反复提及,落地成具体的政策与投入。

    在信宜市人民医院的小型会议室里,信宜市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中山六院的医学博士陈实通过PPT方式向记者讲述了共建的过程和成效,每一字每一句都尽显专业。其中,他提到:“把本地医生培养起来是我们的使命,因为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去,他们才是这里的未来。”他的眼神如此真挚,让人难以相信,这样厚重的情怀竟出自一位年轻的外地医生。

    在2024年6月14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胃癌中青年MDT菁英挑战赛——CGOG全国总决赛中,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MDT团队从全国4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季军称号。


    在人才引育与科教突破方面,信宜市人民医院一方面通过省医大佬带教当地医生、开展教学查房和手术示范、选派青年骨干到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让基层医生能够近距离学习先进诊疗技术与理念,从而提升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外引和内培来壮大人才队伍。从原来的19名研究生,新引进了31位硕士和1位博士,同时出台政策鼓励职工继续学习深造,报考职称人数从0到38名职工,现有7名在读硕士+2名在读博士。

    依托与南方医院的深度合作,化州市将省级医院优质资源通过名医工作室模式延伸至基层,在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名医工作站,采取临床科室专家特派驻站帮扶的形式,将优质的医疗人才资源下沉到一线,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和能力,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2024年2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抢救一名罕见腹膜后妊娠大出血患者。

    在“省医大哥”的加持下,茂名医生们正将省级医院的“高阶技能”转化为本地医疗服务能力。这波“技术移植”如同精准的血管吻合术,让省级优质资源在县域医疗体系里真正“活”了起来。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坤慧 朱焕

    来源:茂名+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