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宜市北界镇西江墟
有一间特别的“捞粉店”
店主黄东无法用言语交流
也听不见顾客的声音
然而,凭借简单的手势、
真诚的笑容、诚信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他将信宜特色小吃“西江柴枪粉”做得香气四溢
让这间小店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无声的世界里
他的粉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日前,记者探访了黄东的店铺。烟雨濛濛的西江墟中,他的小店却烟火升腾,忙碌非常。顾客们打着伞走进来,与黄东通过手势简单沟通后落座,很快便能品尝到地道的柴枪粉。
50多岁的黄东动作娴熟:舀一勺嫩白的米浆倒入托盘,送入蒸炉。几分钟后,取出蒸好的大片雪白米粉铺在竹筛上,均匀抹上以韭菜等精心调制的佐料,再巧手卷成一条条柴枪粉。装盘后淋上花生油、豉油,美味即成。若顾客想吃煎粉,他便热锅下油,精准把控火候,将柴枪粉煎至微微酥黄,香气扑鼻。
黄东是一名先天性聋哑人士。记者观察到,他与顾客的交流,全凭真诚的眼神、点头和手势传递心意。
据了解,西江“柴枪粉”是信宜历史悠久、在茂名地区颇负盛名的特色小吃。黄东的父母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店,柴枪粉制作手艺精湛。他自幼跟随父母学艺,后与妻子共同经营小店。然而十年前,妻子的病逝给了他沉重一击。失去了与顾客沟通的桥梁,生意一度骤冷。失望与自卑也曾袭来,但在哥哥的倾力相助和鼓励下,黄东重拾信心,自强不息,走出了困境。他对待每一位顾客都热情坦诚,努力用肢体语言做好服务,渐渐重新赢得了顾客的心。
在无声的世界里,黄东以热爱为火种,以坚韧为柴薪。他用匠心雕琢每一份柴枪粉,在蒸腾的热气与滚烫的炉火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诗篇。这小小的粉铺升腾起的烟火,正是平凡生命最动人的诗行。
文图:李光耀 温程鸿
来源:茂名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