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
去年全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斤。现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
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奶类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5公斤,比2020年提高2.3公斤。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去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了96%。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特别是国债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由过去每亩1000块钱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00块钱以上。
全国已累计建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水渠1000多万公里,田间道路1200多万公里。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
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特别是集成推广像合理密植、精量播种、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这些增产的技术模式,整县整建制地来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今年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产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
三大粮食作物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健全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支持政策体系,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到了76%左右。
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了45%。
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464万公里,建成了众多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老百姓用水更加方便、更有保障。
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了90%,寄递网络加速下沉。
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过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求
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先后在安徽、湖南等7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其他省份组织整县、整乡镇试点。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不能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者搞考核来强制推动土地流转
始终强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明确要求不能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者搞考核来强制推动土地流转,这个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农民可以依法将合法拥有的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政策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土地和财产权益。
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