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沉睡的民族》——西藏游记

    2017-01-26 20:41:45
    → 快速回复 点击数:1523
    西藏,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文字上的感知,并无直面的接触和体会,甚至有一部分人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符号来储存。我有幸从中学的书本中,简单地获知西藏与少数民族、高山、雪地、蓝天、草原和马牛羊等等有着紧密的关联。

    一次雪域高原的历程,终于使我揭开了这张神秘的面纱,彻底体会到蓝天之下也有污泥。
    初入藏时是五月中旬。大江南北已叩开了夏天的大门,开始了接受炎热酷暑的煎熬;而刚跨过藏区的门槛——折多山,迎接我们的是纷飞的雪花。这座四千八百八十九米海拔的折多山,从半山腰起,就像一座巨无霸冰雕座在台基上,看不到白色之外的其他颜色。此后二千多公里的路上,都是阴沉天气,没有蓝天,也没有太阳。每逢到了海拨高度超过三千五米高山,都是雪花纷飞、白茫茫的世界。

    这样阴沉的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之后,终于露出蓝天白日。但赤裸裸地挂在蓝天上的太阳,在这高原上失去了它的威力,严重地暴露出它软弱的一面,根本让人感受不到温暖。就像是在寒风中面对着一盏白炽灯,有光感没有温度。但是,原野“居民”山花小草,都很敏感地回馈着温暖的气息。小草疯长,不几天,就为灰黄色的平地和低矮的小山包都穿上了绿装,并且还不吝惜地点缀满鲜艳夺目的小花。此时,昂首是蔚蓝洁净的天空,像是清新的一潭湖水,让我产生跳进去游泳的冲动;远看,是亮晶晶的白色雪山,显得那么的高洁、静谧和肃穆,让我肃然起敬;眼前是嫩绿的草原,其中点缀满花朵,像极了绿色的地毡绣着花朵,让我想象着在上面打滚嬉戏的滋味。置身蓝、白、绿层次分明的三色世界,我不敢相信自己是在现实中,以为是在图画中,或是在童话故事里。

    入夜,在城里有点档次的饭店里,座无虚席。但饭桌上根本看不到与酒有关联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外来的游客,还是本地的藏胞,都是就着一壶稣油茶轻斟慢酌;店里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不像是沿海地区的饭店那样烟雾弥漫。后来才知道藏胞们都不抽烟不喝酒。仅有的青稞酒,只是为远方的贵宾而准备的。此时此刻我的心里顿时生出一丝敬意。不禁暗暗赞叹,这是多么纯朴的民族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深刻地了解藏胞们不被人外传的生活点滴之后,刚到时的美好印象被逐一淡化了。
    一天,我们准备出发办事,发现藏胞翻译兼向导多吉先生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打电话联系他,他回说正在山上寻找离群的牦牛。当时,我们认为一头牦牛值不了几个钱,还是办我们的正事要紧。他说一头牦牛值一万元。我们顿时惊得掉了下巴。我们知道,藏胞们每个家庭最少都有几十头牦牛,有的家庭多达二百多头。我的脑海里闪出个词条——土豪。后来,与多吉先生谈及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令我们脑洞大开。他说那些牦牛都要捐给寺庙的,藏民不能私宰或私卖。我们又问,捐给寺庙干嘛呢,藏胞养那么多牦牛,喇嘛们能吃得完吗?他的回答再次肆虐了我们的智商。他说,这些牦牛不是捐给喇嘛吃的,捐给寺庙是为了放生!他还说,藏胞们养的所有动物都是为让寺庙去放生而养的。藏胞们都不准杀生。面对这些神回答,我们理解不了,问再多也是弄不明白的。只好将一个疑惑存储在自己的脑壳里。

    一次,到山沟里进行项目堪察,发现附近聚集有一堆人。好奇心害死猫,我们走近一看,才知道他们正在进行天葬。所谓的天葬,其实就是把离世亲人的尸体,拿到山岗顶上,用刀一块一块地把肉割下来剁碎喂鸟。负责割肉的是两个喇嘛,亲属们负责把剁碎的人肉撒向鸟群。鸟是禿鹰,专吃腐肉的鸟类。它们像是家庭饲养的家禽,一点都不害怕,很是心安理得地咀嚼着藏胞们亲人的肉;那些亲属们像是在用秕糠喂着家禽,没有一丝丝悲戚之容,显得很自然,似乎正在干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看到此等情形,我们好几个人即时肠胃翻江倒海。甚至有人几天后都还吃不下饭。

    我们有一个工地在寺庙附近,要动工须寺庙的大喇嘛批准。但是,被告知大喇嘛胃有问题,正在上海医病,已去好几个月了,什么时候回来没人知道,他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这件事情让我联系到当今社会寺庙里的主持和尚出入宝马,暗地里娶妻生子的报道。难怪藏民不准杀生,所有动物捐给寺庙“放生”,如此天大之功德,玉皇大帝能不给他们经济的补偿吗?别说一点小胃病到上海长住治疗,就是到美国去享受白皮美媚也绰绰有余!看来,这种现象并非我们汉族佛教界的特色,甚至还有可能只是人家的学生而已。

    在县城北面,有一座庞大的建筑群。这就是一座在藏区并不出名的喇嘛学校,里面三千多喇嘛都很年轻,他们正在接受识字或学习经文。藏胞中的男性,百分之八十都做过喇嘛。有些人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被父母托寺庙里管事的亲人方便,送到寺庙里当喇嘛。因为喇嘛在藏民中的地位很崇高,一个家庭的荣誉与其喇嘛人数的多少密切相关。如果某个家庭一个喇嘛都没有,那就是很难堪的事,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得贴着尾巴做人,任人欺负。

    我对这个民族最后的一些好感消失殆尽,是由一件虫草交易事件引起的。每年的五、六月,雪山的积雪开始融化,正是藏区冬虫夏草出产的时期。
    我的一个朋友杨生常受朋友之托,隔两天就要购买一批冬虫草寄回珠海。一次受托的数量较多,他打电话叫来双方交易过几次的藏民。当时看过货品,质量没问题,只是价钱却谈不成。每根只值三十元的虫草,杨生出价二十八元,对方要价四十元。杨见价钱相差太大,认为交易无望便回房间里休息。刚躺下床,那藏民的电话打进来,问在哪,说同意杨生说的价钱成交。虽然李生觉得这事有点儿跷蹊,但还是见了面。当杨生发现这些虫草不是原来看过的,已被调了包,杨生便拒绝交易。对方竟然发起泼来了,非成交不可。我们几个人与他理论后,他竟然招来十几个人喊打喊杀,威逼我们。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报警。一连报警几次,都不见我们亲爱的警察叔叔出警打救我们。此时我们只好明智地实践破财免灾的理论。

    一事刚了,另一码事又来。这伙人之中的另一个人,突然指我的朋友李生勾引他老婆好几次,问怎样解决。李生闻言如掉深渊,自己真还接过三次同一个女人打来电话。但都是对方打来询问要不要冬虫草的。而这个自称那女人老公的人,在一次交易之后,索要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这事情一串联就什么都明白了。面对着如此精心设计的勒索借口,只能重复一次刚落幕的,破财消灾的老戏桥!

    别了!西藏!别了!雪域高原的主人!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6)
    • 2017-02-04 16:06:14 1#

      哎,好无语……

    • 2017-01-28 13:14:08 2#

      quote:
      红美玉 发表于 2017-1-28 12:31
      只能说哪里都有刁民。


      刁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朝的法律法规,在那里对外来人有效,对本地人选择性有效。

    • 2017-01-28 13:02:42 3#

      quote:
      石何 发表于 2017-1-28 11:18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接受就好,你不习惯可以不接受,并不代表别人的就一定不好


      西藏一切的人与事都暴露出野蛮、落后、愚味的本质。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分析,实在找不到值得称赞的东西。

    • 红美玉

      2017-01-28 12:31:51 红美玉 4#

      只能说哪里都有刁民。

    • 2017-01-28 11:18:51 5#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接受就好,你不习惯可以不接受,并不代表别人的就一定不好

    • 2017-01-26 20:45:33 6#

      这种遭遇真无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