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没必要恐慌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中央指导组专家解释原因

    茂名网
    2020-02-21 10:00:47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25

           2月19日晚,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控科主任吴安华等三位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就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及救治情况。

           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解读,病毒传播途径的表述中增加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此前在2月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则描述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气溶胶”这一专业的术语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何为气溶胶传播?此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气溶胶传播”是指含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其中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形成飞沫核,飘到更远的地方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我觉得对公众没必要过度去恐慌它(气溶胶传播)。”蒋荣猛在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仍然是最佳的预防措施。在家里可注意多通风,通风可吹散飘浮在空气中的病毒颗粒,降低浓度。

           为什么在第6版方案里面强调“密闭的空间”条件?蒋荣猛解释,气溶胶传播需要有一个特定场所,就是它不通风,可密闭,才有可能出现超过两米距离的传播。

           “我们在写这一段的时候,特别强调是在医院里面,在给病人做这种气管插管(的情况),气道的管里,这个病毒大量出来,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也就是说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所以气溶胶传播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威胁最大的。”蒋荣猛说,所以在病房里收治病人的时候,特别强调病房的通风。

           “在外界的空间里头,比方说在大街上、公园上里面,是气溶胶稀释在空气中,病毒是不会对人造成威胁的。”蒋荣猛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刘宇丹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