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雾”笼罩的小山村
琅江中游的西岸,有一条三百多人的小山村。村庄有多个古遗址之谜,至今未被解开。
村庄的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开阔的田垌,琅江切割田垌而过。村南田垌向西,有一条宽约五十米的纵深田垌从村西的三只岭和鹰岭之间穿过;村北约十多米高的圆形小山岭叫晡岭顶,岭北山脚下,是向北伸展开去的一片呈幅射状的平畴,与苍茫的远山群岭相接;村北晡岭顶与村西北的圆岭仔小山之间,有一条低于村中地约二米、长约三百米,宽约五六十米的田垌自北向南直插村庄中部;紧接圆岭仔的是村西的三只岭,三只岭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约三十米高的小山,因它顶上自北向南逐渐偏低,分成三块不同的山地,故称三只岭;村东禾堂岭东面山脚下,一条叫大社河的琅江支流蜿蜒流过,于东南方与琅江汇合,然后向南流去。在村北、东、南的三面外围,都是开阔的平地,许多村庄和圆形小山点缀平畴之间。
村庄南面偏西的田垌边缘,有一个高约四十米的山岭叫咸菜岭。咸菜岭与村庄之间是宽约五十米的田垌,向西延伸与村西的纵深狭窄田垌相连。田垌紧连村边处,有一个古碗窑。据村中几个七旬以上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在田沟边戽水捉鱼时,常会从沉在水中的碗窑里抓到成窝塘虱鱼,清楚地记得窑里面还有几条层叠在一起分不开的白色碗只。前几年,有村民在田边建起了新居,把碗窑的遗址填作门前平地了。
从碗窑址向西行约四十米,折向北约三十米,就到了村北平畴嵌入的田垌。据村民说,该垌低于村中地约二米。沿田垌边北行约三百米,在田垌入口的西缘,有一个土台。土台近圆形,直径约五十米。村民称土台叫“瓦窑墩”。在土台上面,随手可以拾到厚如手指的陶瓷碎片。这些陶瓷碎片的一面尽是细如发丝的网状或格状纹。村民们称这种陶瓷碎片为“布包瓦”。据市级博物馆的专家初步推测,这种瓦约为宋朝时期烧制,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民们在土台的北面发现了窑门,窑门口被土封好,窑门两边被烈火熏炙的黑色痕迹清晰可见。据几个七旬以上的村民反映,该窑里面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风过后,有村民曾试用该窑里面的古瓦,因古瓦尺寸较大和过于笨重,压裂了瓦面的其他瓦,后弃置不用。老人们说,小时候听他们的爷爷辈说过,该窑在很久以前烧出了琉璃瓦,被朝庭知道了,皇帝发下圣旨,取缔了该窑。这个传说谁能证实?
从“瓦窑墩”向东约一百米,到了村北晡岭顶东北面的“贺春园”高地。高地向东约三、四十米,琅江支流大社河从此流过,在此处形成一个深潭。这块高地叫“荔枝阁”,这个深潭叫“荔枝阁潭”。“贺春园”杂生着许多种竹子,据随行的老人说,“贺春园”三面环台,一面临水,园里约比地台低约1至1.5米。“荔枝阁”是北面的观看平台,园西的晡岭顶山脚是一面观看的平台,园南的禾堂岭脚是一面观看的平台,东面是琅江支流的大社河。这“贺春园”就象是现代的露天灯光球场。至于“贺春园”的来历,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沿“贺春园”向西南行至晡岭顶,有一个土墩遗址。据村中老人说,该土墩约15米高,六人合抱大小。这个土墩的作用是什么?无人能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土墩被人掘毁。离土墩不远,有一条古青砖砌成的通道。通道可容一人葡伏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山种橡胶时,发现了此通道。当时,村民在通道入口处拾到了古钱币,穿钱币的绳已经朽烂。据说有个村民还撬拆了部分青砖拿回家里。村民对古通道有一种畏惧,不敢再冒昧挖掘,于是用土封填了。
从晡岭顶与禾堂岭相夹的小路向南行,穿过禾堂岭与不足10米的茅园顶小山夹成的小道,就到了村东的座落在茅园顶南面的大社公王庙。据悉,此庙至国民党时期,香火仍非常鼎盛。远至几百里的阳春、阳江、高州等地,每年前来膜拜的信士络绎不绝。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公王庙被拆后才绝迹了远方膜拜的信士。解放初期,该庙的祝词里仍沿袭古称谓,按庙祝词里的说法,该地古属德善乡,该庙的历史年代究出何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从大社公王庙向东,沿禾堂岭脚南边绕至东边,琅江从东方直冲而来,与大社河交汇后向南蜿蜒流去。从禾堂岭脚东边过了大社河上空的桥,是一片平畴。左边不远处有一个茂密的小山岭与“贺春园”隔河相对。小山的东面是一条约100多人的小村庄,村东南边与田地相接处,有一个古瓦窑遗址,那一片田地村民叫作“瓦窑门”。可惜,的一村民在这个遗址建起了房屋。
沿村西的三只岭与鹰岭夹成的田垌边缘向西行约300米,来到了一个叫吊颈塘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三只岭与四爪岭等几个山岭围成的一个弧形,南接纵深的田垌,与鹰岭相对。弧形山下是一块低洼平地,约占地50亩。弧形凹陷处,一条隆起的山岗直伸至低洼地。这山岗叫“南子园”,从前住着土著居民。据悉,小山村里现住的人都是一个姓,祖先从福建迁来广东,在此开居的时间至今才100多年。在此以前,是不是“南子园”里的居民一直居住在这里呢?当初的土著居民现在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又是个未解之谜。该山岗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一个简易的糖厂,名叫“糖寮”,榨取蔗汁的几个石碾还散落在山岗上。
此外,已知的该村还存有至国民党时期的部分旧居。旧居均以单家四合院为单位,有横门与邻居相通,一座连接一座,直通至村北的晡岭顶小山。据说是兵寇、盗贼入侵时,方便逃生。现在仍存有四座相连的四合院。
小山村,每一条田垌的边缘都是笔直的,明显是人为大量挖掘的痕迹。有人推测,是村边几个窑采泥土形成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村里有一个代代相传的话是:从村边的琅江乘船顺流而下,可直达湛江市的梅录、硇洲,这说明了此处在古代的水路交通非常发达和繁忙。古窑、古土墩、古青砖通道、贺春园、古大社公王庙、南子园等等,都成了村中的一个个古谜,期待考古专家们前去考证,揭开笼罩在村中的古谜,还村庄一个清晰的古迹面目。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