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和离的杂思
归和离的杂思
秋风“沙沙沙”地从秋夜的树叶尖上掠过,淡淡的月亮光洒在窗台上,习惯于夜间工作的我,坐于窗台边,透过玻璃片,镶嵌在灰蓝的天空中的半边月,散发出淡淡且朦胧的光。偶尔有飞机从半边月下飘过,无意间,心里抖擞了起来,一丝丝刺疼,从心底处发起,唉,该死的乡思。
驾车从老家小镇出发,经过小镇北门头的长途汽车站,几个拉着行李,从车站里起出的老乡,满脸挂着喜悦。此时车里的我,忽然间对故乡更加的恋恋不舍,萌生了想留下的念头。归来与出发,前者大多脸上表露的是喜悦和欢快,后者却是不舍。
多年来,自己无数次扮演着这两个角色,归者和离者。不断地交换轮流扮演着。每次的心情却是不同,出在外面,心里不断地思念着故乡,这种感觉,年轻时非常的淡薄,也许是年轻吧。到了而立之年,这种感觉,却是变得非常的浓烈。特别是逢年过节的,就更加迫切。我相信,不只是我才会有这样的感觉,漂荡在外面的游子都应会有同样的感受。
有时候,回到家里,呆的时间长了,心底里又会萌生了出外漂泊念头,呆在家里的空闲时间越长久,这种外出的冲动就会更加强烈,最后只得拾好行李,再次踏上外出的路途。
粤西地方,讲究的是各种节日,大部分外出打工的人们,新年元霄节后,都渐渐地离开了家,赴往各个地方去谋生。至清明节,外面无论怎么样的忙碌,都得抽空回来拜祭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粤西就这样,过年可以不回来,清明节必须要回,清明祭扫,是粤西地方民众最重视的节日。无论移居多远的游子,清明前后都会帯着自己的子孙男女,回来认宜归宗。
清明后,归来的人又纷纷出发。又到了五月的端午节,特别是沿海小镇的人,又从外面回来过端午节,家家都记得在家门插上一种草,杀鸡祭神。节后又出去,到六月农忙收割,收割后又出去,一个月后的农历七月十四节又回来,又出去,不久中秋节又回来,中秋节后到九月九又回,又出去,冬至又回来又出去,就这样的周而复始,从家乡和外地这两个终点之间的路途不断奔波,虽然有些麻烦,但却是没有流露过厌烦的心情。
粤西人的乡思,是由各种节日起的,每逢各个节日前,这种乡思就特别强烈。
2015-11-5
报料热线:138286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