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使用后剩余处理部分往往视为垃圾,这个环节正是垃圾的生成,如废电池,旧手机,塑料袋,洗头塑料瓶子,剩饭残羹,处理后的菜叶,橘子皮,洗脚水等等,叫垃圾生成者从一个消费点将垃圾分类处理再转运到指定点,这中间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不易接受,毕竟国人对这个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交了卫生费,剩下的事情应该由卫生部门处理,结果生成前粗造处理不分类,中间运转不分类,最后填埋或是焚烧造成二次污染,污染的是土地和水质,经过二十多年的粗造处理,今天的水土污染指数已经不能回避,所以大家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从垃圾生成那一刻起,如何高效低成本运到处理站?这个项目需要全民参与,并高价征集优秀方案。
第二个难题是垃圾转化为资源。你得寻找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要不它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非常重视,去取取经意义巨大。这个项目可以多元化,也高价征集优秀方案。
我想,找到了这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能更有效率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仅仅依靠卫生标语效果逐渐减退,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垃圾生成者处理垃圾难题。相信当局会重视并采取实质性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