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班花小传

    归去来兮
    2016-10-09 11:32:57
    → 快速回复 点击数:7504

    班花小传

    文/归去来兮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题记


    掰掰指头掐指一算,高中毕业已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过去。岁月,让当年十多岁的激情男女褪变为大叔大妈。


    就算是当年的班花,也无法回避岁月这把无情的杀猪刀,当年那张俏丽的脸庞,也会留下了一道道隐隐的褶痕。


    由于有转学的经历,我有幸在两间中学读书,至少在两个不同班级呆过,也因此结识了不同中学的同学,自然也见过了令人怦然心动的不一样班花。


    我当时读的是两年制高中,读了九年书高中毕业刚好十六岁,那时高校招生少,一个班中能有一个半个人考上大学已算万幸。当年我也是落第生,家里又没钱供我去读高三(复读)。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恰好全县招考民办教师,我有幸考上了。


    高中一毕业做鸟兽散,有人回去复读,有人去当乡村代课老师,有人去学手艺,有人去闯江湖,有人去当兵……家境好一点的危机感不那么强烈,尤其是长得好看一点的女生,因为人长得漂亮,追逐者众,较早进入谈婚论嫁是很自然的事情。


    印象中我班的班花嫁得很快。


    高一时在滨海地区滨江中学读书。该中学是沿海地区的一间中学,因当时镇镇办高中,所以规模偏小,高一级仅有两个班,每班大概四十多人。


    沿海地带家长稍微有点重男轻女,当时班里只有十多个女同学。女同学里头长得最好看的是秀芹,男同学暗地里叫她班花。


    秀芹家境算是好的了。她外公是华侨,好像当时在美国;她爸爸教书,虽然工资仅有五、六十块,因当时物价低,排骨、瘦肉几毛钱一斤,因此也是衣食无忧。她家有凤凰单车,还有“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在那个年代算是是高档奢侈的耐用品。她家的单车“五不骑”——刮风、打雷、下雨、上坎、下坎都不骑。每骑一段时间,她爸会给爱车“洗洗澡”,然后上车油,打车蜡,甚至吊上阁楼。秀芹偶尔也会骑那辆凤凰单车来学校,哗,简直跟新出厂的一样,油光锃亮,在太阳底下熠熠闪耀。


    跟秀芹只做了一年同学,印象中觉得她长得好看,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身材中等,不胖不瘦,略微有点丰满,应该是家境好,营养好,发育较好的缘故。而我当年家境困窘,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人又矮小,不谙男女风情,班花虽然好看,对我来说也仅仅只是好看而已。


    不过她对男生吸引力可不小。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时不少于十个男同学坦诚承认当年曾给班花写过不少于一次“情书”,可班花好像不“来电”,没有一个男神可以走入女神法眼!那时班花好像对其中一个黄姓老师有点好感。周六黄老师上完课回老家时,秀芹去帮黄老师“看屋”,引得班中男生个个磨拳擦掌,以至于有一回黄老师的“五羊”单车不知被谁拔掉胎嘴。虽然找不到是谁干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恶作剧者就在秀芹身边的男同学中。


    毕业之后,该班男生大概都去找过秀芹,不过我没去过,只因我只跟秀芹做过一年同学,也许是人又长得较小,好像还有点怕女同学,尤其对漂亮一点的女同学特别害怕。


    有道是“红颜命薄”。而班花今日都健在,命薄自然谈不上,不过情路倒是坎坷,饱受磨难。毕业之时,恰好是改革开放之初,时兴学习设计裁剪时装。秀芹一不回去读“高三”(复读),二不想入她爸爸那行教书,就是爱上了时装设计。她爸所在的小学来了一个时装设计师傅,租借教室,利用上午九点后放学那段空隙,办起了“时装设计裁剪班”,学徒大都是那些年轻貌美的村姑,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小、初中甚至高中毕业的读过书的女孩。而秀芹就是其中一个出众的青春美少女。也许是因为在她爸爸学校办班,抑或是因那班花出众的容颜,办班的年轻师傅免了她的学习费用。


    那个师傅叫张铁志,人称“铁子”,艺高胆大,当年二十出头,听说是在广州学的时装设计。虽然长得只有一米六左右,但在南方男生身材普遍矮小的人海中也算马马虎虎过得去了。铁子五官还算周正,留着当时时兴的分头,喜欢穿青年装,两眼炯炯有神,只可惜小儿麻痹害苦了那条左腿,走路一拐一拐的,要不就是一个完美的男神了。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不久秀芹跟师傅铁子好上了。秀芹的家人百般阻挠,她爸甚至把她绑了,吊在校园那棵大榕树下,跟学校的铜钟并排在一起。吊在半空的班花两眼无神,紧咬牙关,梨花带雨,煞是可怜。由于有人报告了乡政府(相当现在的村委会),班花的爸爸怕把事情闹大,甚至弄不好会闹出人命,最后让校长把秀芹放了下来。


    铁子也真有点男人血性,秀芹一放下来,他就带着她消失得不知所踪。当然他的时装培训班也半山腰斩,那些刚刚学了一点皮毛的学徒只好到其他学校办的时装培训班去继续学习。由于师傅与学友的恋情在一定程度上惊扰了他们的时装设计梦,由此有的人对秀芹的恋情不大看好,认为她会很快喝上自己酿的苦酒。


    话说秀芹失踪一段时间后又回来了,那是她爸趁铁子不在时从铁子家里押回来的。秀芹回来后天天以泪洗脸,甚至要死要活,她说不让她跟铁子在一起就死给阿爸看。不久铁子寻上门来,并且放出狠话:不让秀芹跟他回去他就要跟大家同归于尽。听说当时铁子带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挎包,里面鼓鼓囊囊,秀芹妈妈以为是炸药,流着泪哀求丈夫放了孩子,让孩子跟铁子回去……逼于这情势,作为孩子的父亲只好做出让步,但话很狠:你翅膀硬了,你走吧!你永远不要回来了!


    班花泪眼长流,就这样跟着有点跛脚的铁子从父母眼皮底下消失了。她的妈妈当时哭得稀里哗啦,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傻女啊,你是怎么了啊!你怎么连妈妈也不要了呢……


    秀芹离开后几个月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他的爸爸坐在门口抽水烟筒,也不招呼女儿入去。秀芹脸上挂着两条长长的泪痕,轻轻放下那一刀猪肉,默默地看一下熟悉的家门,但不敢问一声爸爸,咬一下嘴唇,留下那个曾经那样熟悉的轻咬下嘴唇的动作,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的爸爸望着秀芹远去的身影,突然站了起来,抓起那一刀猪肉,向孩子的远去的背影狠狠掷去……


    听说秀芹这次是被铁子打了之后回去看望爸爸妈妈的……


    几年之后秀芹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这其中曾闹过离婚——其实不存在离不离婚,因为当年跟铁子私奔时才十七、八岁,还不够拿证的年龄。想起几个孩子又瘦又小,她在去区政府(镇那级当时叫区政府)准备找司法办解除事实婚姻的半道上又折回来了。


    铁子本来也精明强干,但当时不再时兴请人裁剪缝制衣服,因为大家渐渐喜欢上服装厂设计制作的时装,铁子那点手艺不再那样吃香了。随着几个孩子的到来,由于又放不下身架子去做田,感觉维持温饱都有一点麻烦。秀芹出身书香门第,种种养养也不是她的强项。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矛盾由此而起,铁子那粗暴的一面慢慢显现出来,甚至也打起人来了。秀芹有时忍不住,也想回敬一下,但终归打不过一个男人,绝望之际又不能回娘家诉说,也不好意思找高中同学帮忙,那种苦只好自己往肚子里呑,有时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


    婚看来离不成了,日子还得继续。秀芹放下斯文架子,什么活儿也学着做了。她种点地补贴家用,她学人家养母猪,但母猪好像不怎么争气,一胎才放三、二个猪崽,她又在村口开了一个小卖部……她把可以想到的办法都想了,可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他那跛脚的丈夫,因没钱到城镇去开时装店,只好也到海南去学做建筑工。那些体力活终因太苦太累,加上又有腿疾,学不了大工,又不屑于做那报酬微薄的小工,加上不放心放在乡下的老婆,几个月后带着满脸的疲惫与憔悴,担着被铺行囊回来了。


    回来后想让秀芹回娘家去借点钱做点事。秀芹拉下脸皮回到娘家去,她爸黒着脸往外走,她妈不说她什么,把仅有的几千块私己钱全给了女儿。铁子有了这几千块钱后,再去信用社贷点做起了收购加工海蜇的生意。沿海地区不少人玩这一行的都成了富豪,可铁子的生意一般般,可能是技术或管理不过关,送出去的货品经常被退回,最后连本差点也搭进去……


    生意做不了,只好在秀芹小卖部旁开个碾米机店,靠碾米,加工粉粹粮食,苦苦撑着过日子。


    时光荏苒,眨眼高中毕业已是三十年。三十周年的聚会很隆重,聚会安排在滨海小城最高星级的海景酒店,费用由几个男同学全包。签到的时候,发现班里女同学只差一个没有到来,也许你会猜到是谁了吧……


    这就是我在滨海地区滨江中学时的班花秀芹。



    高二转学回到家乡所在的百花中学。百花中学座落琅江河畔、鸡笼山下,是一间有着悠久历史的的传统名校。班中女生也是十几个,其中有一位叫莲妹,因长得好看,男生在背后悄悄叫她靓妹,这应该是我在百花中学读书时的班花吧。


    百花中学,人才辈出,环境优美,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该校依山而建,校舍散落在山脚边上。校园四周遍布果树,有龙眼、菠萝、荔枝、杨桃、黄皮、人心果等果树,还有月季花、喇叭花、杜鹃花、米兰、桂花等等。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蜂飞蝶舞,空气中浸润着浓浓的花香;到了夏秋时节,蝉鸣荔红,瓜果飘香,那些荔枝、黄皮、菠萝蜜、龙眼先后成熟。当时有一位校工负责看管果树。不过还是看不紧,有的调皮男生受不了果香的诱惑,跟那个校工玩捉迷藏,利用校工吃饭或洗澡或上厕所的空档,有人望风,有人爬树,三、二分钟后得手,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校工回来发现有人刚刚偷摘过果子,也不怎么说,只是嘀嘀咕咕说几句诸如“给我抓到你送校长就醒了”、“不好好学书学马骝”的话罢了……


    男生背后叫莲妹为“靓妹”,不过当面不敢这样叫她,毕竟那个时候谁都没有胆量面对面直呼同学外号,对于漂亮女生更是如此。印象中莲妹约一米六几的身材,长有一副椭圆型的好看的脸蛋,一双丹凤眼又大又亮,与同学说话时轻声细语,清澈的眼睛放送出柔美的波光……


    莲妹的家境在女同学中除了几个“居民妹”外,便是最好的了。听说她家当时开代销店,那是供销社委托指定的每个大队唯一只有一间的杂货店,计划经济年代村民所有日常用品都凭票去代销店购买或换取。开代销店,这在物资匮乏的时代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永远也不可能拥有的一种遥远的梦想!这一切莲妹所在的家里已实现。所以,“靓妹”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但人长得好看,穿的是当时流行的的确良衬衫,配上一条灰色的裙子,还骑着一辆凤凰单车,背后望去,两条又粗又黑又亮的辫子在轻轻摆动,这是一道多么独特的风景啊!


    莲妹是在高二的时候从滨海地区著名的渔港中学转学来的,跟公社干部的公子银哥一起转学来的。因俩人一起过来,莲妹长得好似一朵花,而银哥爸爸是公社干部,银哥算是一个官二代吧,一开始大家暗中看好他们。银哥天天骑辆有链盒的凤凰单车上学,链条跟链盒碰撞发出轻快好听的声音,听到那时髦的凤凰单车的特有的声音,引得一帮男同学多少都有点羨慕甚至妒忌了。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发展,莲妹与银哥若即若离,听说毕业之前银哥曾发起一波攻击波,可惜收效甚微。到最后,银哥有点心灰意冷,甚至有点想放手了。


    曲终人散,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好像连毕业照也忘了照,以致后来聚会时谁也拿不出一张毕业照来。


    百花中学毕业后,有人当兵去,有人回去读高三——其实是复读,有人考了代课老师,有人出去打工,有人开起了手扶拖拉机,有人开始了谈婚论嫁……银哥苦苦追不到莲妹,又不想回去复读,更不想呆在在家里,于是刚毕业的第二年就当兵去了。当时班里有六、七个同学陆陆续续去当兵,银哥是其中一个,也是最早那批出去的。


    银哥去当兵是带着气去的,因为毕竟割舍不下莲妹。当兵之后,开始还给莲妹写写信,莲妹也有礼节性回信,但相互之间主要是谈工作生活及见闻,不谈风月,渐渐书信往来也少了,记忆中也渐渐有点淡忘了。


    当然班里也有其他男生没有忘记莲妹的。毕业以后一段时间,有不少男同学去探访过莲妹。在那个年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好,去看看同学,尤其漂亮的女同学,热闹一番,还可以蹭点吃的,好处多着呢。这些男生中也有长得高大靓仔的,可没有一个走入莲妹的内心世界。倒是邻班有个男生,长得人高马大,名叫大韦,人称韦哥。听说班花倒是喜欢上了他。


    银哥两年后退伍回来,因有点官二代的血统,很快被招工、转干,安排在某个国企工作,不久还升了职,当了一个股长。不久之后结婚,成家立业了,算是对激情燃烧的岁月做了一个了断。


    班花莲妹,也是在银哥回来后一年多嫁出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嫁时连班里女同学也不告知,更不要说送嫁了。我所在的百花中学的班花,就这样悄悄地嫁了,班里没有一个同学知道。银哥也是过后才知道的。莲妹出嫁后,也很少有同学知道她的消息,她几乎中断了跟同班同学之间的来往。


    大概三、五年之后,莲妹离婚了。他们生有一个女儿,她想要的女儿被男方强行要走。听说离婚之前,她跟丈夫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丈夫有时会对她动手动脚,她有时会逃回娘家去躲避……有次她躲在娘家,丈夫竟然寻上门来,要“缚”她回去,莲妹的弟弟看不过眼,差点跟他动起手来。这一闹,大韦在她娘家人的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这直接加剧了婚姻的解体。


    莲妹离婚后嫁到另一个镇去了,听说丈夫会开摩托车搭客。


    也不知道为什么,毕业后二十年聚会她没来,三十年聚会时有几位同学去到她家请她还是不肯来……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班花莲妹......



    2015年11月初稿、2016年10月修改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