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我市中小学教育该克服四大偏差

    2017-01-04 21:46:19
    → 快速回复 点击数:4179

    [font=宋体]我市中小学教育该克服四大偏差[/font]

    笔者长期以来鉴于对中小学发展状况有一些思考认识,笔者认为该克服四大偏差:

    1、克服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在教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花大力气,而至于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管理创新理念等学校软实力方面重视不够。当然,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有不少学校管理者认为,楼房校舍建设达到富丽堂皇、电脑设备、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达到现代化水准,教育现代化就可以实现了。这就是思想认识上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误区。

    英国很多古色古香的大学、中学,楼房设施设备已经老掉牙了,可是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长期居世界前茅。而我们很多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富丽堂皇,硬件现代化水准一流,可是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教育理念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人家。为此我们该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学校管理理念更新,在教科研兴教上,在内涵发展上,在极大限度激励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上,该好好地苦心经营,我市教育现代化才有可能产生弯道超车的效果。

    2、克服重“管”轻“理”的偏差。管理学上的“管”和“理”,其内涵含义是:“管”是规范、规定、、准则、制度、锁钥关键等,“管”偏重于用硬性的制度、规则来规范人、管住人,体现“刚性”原则;而“理”则体现关怀、怀柔、激励、关心、体贴、理解、感化、感染等,体现怀柔性、“软”性原则。如该通过科学、进步感动人的道理、哲理来感化激励师生,通过讲道理来“理”出“合力”和向心力来。在学校管理中,大量的问题是师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校领导和老师,应该加强说理教育,激励师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抱负,千方百计通过激励、启迪来累增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可是不少校领导者,只着力于通过出勤签到、对迟到等违规现象进行扣奖金等刚性管理制度,和按照完成若干数量指标等硬性可见到的工作指标进行奖励来约束规范师生,这样师生可能会马虎应付、做足表面文章,和疲于奔命地应付各种检查,可是师生花在提高教学教育实效性、提高实质质量性的刻苦钻研上的功夫可能欠佳。如只应付检查做些表面工作,真正潜心研究提高实效上就不会显著。

    3、克服重物质轻精神意识的偏差。有人认为发达地区,钱多,容易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只看到看对了物质基础重要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精神意识对物质发展巨大激励推动作用的另一面。如广东比很多兄弟省份经济发达有钱,可是综合教育实力却排在中等位置。不少经济落后地区如贵州、湖南、湖北等地,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教育发展综合实力却相对发达进步甚至超前;教育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如人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成就、教育教学创新精神等,这些就体现人的现代化范畴。目前各地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发展上,几乎都体现物的现代化超前,而人的现代化滞后的偏差。

    名牌学校与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理念上的差别。在于管理理念、教师教学教育理念上的差别。名牌学校,管理制度创新、老师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水准,都体现现代化超前的程度,而大多数普通学校和落后学校,都停留在几十年一贯制的、老掉牙的管理理念、教学教育理念上,领导疲于奔命地维持正常教学教育秩序上,被迫利用物质激励的因素,而缺乏精神激励的因素。在落后管理观念下,带出落后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势必影响乃至迟缓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为此各校都应最大限度地想方设法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力求在学校科学管理上做足功夫,激励师生,用进步办学思想引领师生追求进步,激励启迪师生树立理想抱负,挖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动力,才有可能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4、克服重知识轻文化的偏差。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精神。在缺乏进步理念和先进教育观的引领下,学生的知识水平虽然提高了,学校升学率也提高了,可是文明道德水准下降了,学生跳楼率也提高了;高分低能、高分缺德的现象也出现了。这种偏差体现的教育现代化是畸形的急功近利式的现代化,是围绕学校局部、近期利益却缺乏社会可持续发展效益的片面的现代化;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含有功利价值取向的杀鸡取卵式的“近视型”教育现代化。万万要不得。

    以上该克服的四个“重”与“轻”表现和实践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均源于急功近利指导思想作怪,我市各地区各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都是缺乏科学发展观、缺乏可持续发展观使然。整个社会都围绕着升学应试的指挥棒走;也就是缺乏远见卓识的大教育观、全面发展观,缺乏为国家教育长远发展利益出发的指导思想偏差,四重四轻教育永远也培养不出钱学森那样的拔尖人才来。为应付升学考试式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到社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力源泉。为此,克服重“硬件”轻“软件”建设、克服重“管”轻“理”、克服重物质轻精神意识、克服重知识轻文化等四大偏差,该是未来我市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应有的研究主题。

    (电白一中 王平生 联系电话:13927561310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5)
    • 2017-01-05 18:01:17 1#

      {:1_246:}

    • 2017-01-05 12:09:58 2#

      做一行爱一行,看到不少问题

    • 2017-01-05 09:03:29 3#

      关注

    • 2017-01-05 08:51:10 4#

      希望有用

    • 2017-01-04 21:59:37 5#

      这是整个教育形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