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升级,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由过去的样本走向整体兼容并蓄,人的意识会逐渐被引导和淡化,这是大数据背后的隐忧。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本质之一,然而大数据采集和分析逐渐替代人的主观意识,将意味着人不用担心自己的意愿需要强化,而数据分析为人的下一步做出选择。看上去很美实际上造成人的大脑退化,并非媒体倡导的人的大脑获得解放。
从经验上看,人体哪个器官部位淡出劳动强度,它就会退化到完全消失为止。智能化必须确定它不能有独立意识,否则后果容易造成伦理道德冲突,就是机器人会反问自己的意愿有为什么要服务人类而牺牲大自然所有生物和环境?于是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化必须确定两点:一是智能机器不能自己的独立意识。二是人的主观意识不能被替代。
然而科学发展并没有阻止智能化机器人的意识独立,也同时因为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为人类个体的下一步行动作出决定,从而使人类脑部退化成一个真正意义上被圈养的植物人。
所以说,在大家找到更好替代的事物面前,必须警惕自己的主观意识被智能化机器人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给出无法拒绝的决定,例如上网你没有来得及点击下一个浏览窗口,数据会为你推荐出你偏好的那一页,有人说很好却没有意识到其危机所在。
智能化是阻止不了的,但是不能赋予智能化生命,决定权必须在人手中,例如我的信息我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能因为你有技术就可以强势引诱或是替代我的决定,这是个人的一些潜意识的危机感,希望人类不会成为被抛弃的物种,但是机器人的思考逻辑并非如人类情感那样。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