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独木桥的日子
小时侯,因那时读书的人较少,家乡的那田小学只具有一到三年级的规模,而且每班只有几个人。读四年级时,其他同学都到山茶小学读书了,我村就只我一个人到邻近的茂坡小学。从家里到学校有六里路,中途还有一座独木桥;我无数次从这座桥上经过,直到小学毕业。
其实,这座桥并不长,不到10米,横跨在一条小河上。一根直径约20厘米的光滑的木头是桥身,一根横跨有我人头高的竹竿作扶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独木桥。注册那天,我来到这座桥头,脚一次又一次放到桥上,怎也不敢踏上去。我一会儿看看独木桥,一会儿看看桥下的流水,平时连蚯蚓都怕的我不由的哭喊起来。
一位刚好路过这里的叔叔闻声连忙跑过来,问清原因后弯下腰对我说:“不要怕,我背你过去。”过桥后,他又鼓励我:“你到这里读书要三年时间,这三年内不可能每天都会这么巧有人背你过桥,因此,你要练习胆量,勇敢地跨越它。”
注册后,我和茂坡村一位读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回来,又经过这座桥。我内心仍然十分害怕,脚放在桥上有点颤。我的同学见此状况,一边安慰我不要怕,一边牵着我的右手踏上了桥。在他的搀扶下,我左手攀握着扶手碎步前移。前进不到两米,看着桥下不断流动的河水,我害怕得不敢前进了。于是,我要求停了下来,闭上眼睛,等到砰砰直跳的心平缓下来再前进。就这样,几次停歇几次前进,我终于过桥了。
半学期后,我已能攀握着扶手稳步在桥上行走了。刚刚高兴的我,很快又烦恼起来。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上学,来到桥头,发现那根赖以支撑身体平衡的竹竿扶手竟然不见了。没有竹竿扶手,我试了几次也不敢步行过去。无奈,我只好蹲下来,在桥上小心地、慢慢地爬行过去。
然而,爬行过桥的日子真不好受,一是书包要想法绑紧在身上,二必须赤着脚,如果遇着下雨,还要等到雨后天晴,手脚弄满沙子,小心谨慎地爬行才能过桥。
一天,我蹲下来刚想爬行过桥。这时,我校那位六年级的同学又来到这里。
“你站起来。我走给你看。”说着,他从我身边走过,身子摇摇晃晃的就过了桥。
我很佩服他。我想学他的样子。我刚把脚放到桥上,他马上又叫起来:“不要站着步行过桥!”他大声告诉我,他练了很长时间才有今天这样的“本领”;如果没有“本领”,勉强过桥是很危险的。
我依然是爬着过去。
回家之后,我叫爸爸替找来一根木头摆在地上便练习起来。开始的时候,总是怎么站也站不稳,但我并不气馁。每天放学后我都练,足足练了一个多月,身体左摇右摆的能站在木头上了;将近学期末,我能大胆地站立着走过独木桥了。后来,那位六年级同学见我如此,高兴地赞我,说我也有“本领”了。
之后,直到小学毕业,走过独木桥的日子才得以结束。
到我参加工作后,那座独木桥终于拆建为水泥桥。每当我路过那座水泥桥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往日我碎步行走、爬过独木桥以及在木头上练习的情景,总会有很多感想。我想,如果没有那座独木桥以及随之而来的某种激发,我至今或者还是个胆小如鼠、畏缩不前、一事无成的人。但我又不赞成那座独木桥继续存在,因为太危险了,对交通也极不方便,况且,很多人通过其他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毕竟,交通发达带来的经济腾飞要比落后闭塞的独木桥要好。
其实,每年高考也是“独木桥”。那座“独木桥”,有多少人在拥挤着过呀。我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技术教育、再教育等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求学、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那些莘莘学子再也无需冒着亚健康的危险日夜攻书再去挤那“独木桥”,全都可以走上一条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求学、就业的康庄大道,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