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黑龙江玩冰雪的日子
朱宴修
在我的人生中,也有过一次难忘的玩冰雪的经历。
那是1995年春,元宵节刚过,我便有幸随省委组织部党刊处组织的参观学习小组,到黑龙江的哈尔滨、黑河等地学习交流办刊经验,也能从中感受北国的冰雪风情。在广州坐飞机前,气温是摄氏20多度,但一到哈尔滨,气温则是零下20度,相差了40多度。此时此刻,最为敏感的是耳朵,马上就疼痛起来了。我赶紧找出棉帽戴上,把耳朵遮盖住。好在去东北之前,我已从亲戚老叶处借了军大衣和高统皮鞋、棉手套等用品,他是从北海舰队转业回来的,对付御寒很有经验,使我做了充分准备。虽然外面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但“全副武装”起来后,我就不会感到冷了。回到宾馆,又是另一个世界,因为室内有暖气,只穿单衣就行了,也就舒服多了。
初到哈尔滨,除业务上的学习交流外,我们最想看的就是冰雕。冰雕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冰雪艺术,记得冰雕展是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上举行,各式各样的冰雕,十分宏伟壮观。有哈尔滨最具俄罗斯风情的建筑,有灯塔建筑、广场建筑,还有儿童乐园建筑等,造型逼真,妙趣横生,小朋友还可以坐上用冰块做成的滑梯里玩呢。据说这些粗大的砌墙“冰砖”都是从河里和湖里开凿而来的,切割得十分整齐美观。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冰雕里竟然有五颜六色的彩灯,这是怎样装进去的?电灯是有热量的,既能使冰雕璀璨夺目,又不至于冰块溶化,这就需要多高的技术才能处理好啊!哈尔滨的冰雕一般是在每年的一月初开展,二月底结束。我们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后才到达的,即新历二月下旬了,所以我们看到好些冰雕都已开始“流泪”了,即冰块开始有溶化的迹象了,虽然我们看到的不是最美的冰雕,但也算赶上了,真幸运。现在,哈尔滨冰雕艺术水平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科技含量已和2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据报道:“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早已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成了“世界文化奇观”,吸引着更多国内外游人前来观看,我也很想再去看一次呢。
哈尔滨的太阳岛,是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首由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而广为人知。“明媚的夏日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使太阳岛成为人们向往的风景名胜。当我们来到了太阳岛时,原先美丽的亭台映柳,湖光山色早已看不到了,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只见光秃秃的柳树枝条和冰雪中露出半截的亭台。但也让我们领略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太阳岛,也算是增长了见识,十分难得。
从哈尔滨坐火车去边境城市黑河市,也是我们这次行程的重要议程。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让我们感受了东北平原的浩瀚辽阔,也算是对“北大荒”的一点了解吧。黑河市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老名海兰泡,简称布市)之间隔着一条黑龙江,两市最近距离只有700多米。那时两国边贸往来十分活跃,我们只需到黑河当地办个俄罗斯边境入境通行证就能过关了。过去是坐船过去的,10多分钟就能到达。现在河结冰了,轮渡早已被冰封在河边了,只能直接坐上汽车从冰河上过去。我们都是第一次坐汽车过冰河,看到汽车轮胎上装有防滑铁索,当然开得很慢,也有点颠簸的感觉。据说河里的冰块足有两米厚,根本不用担心冰块的承受力问题。我们在俄罗斯布市参观一家幼儿园时,看到小朋友只穿个小裤衩在冰天雪地的室外活动,这场面让我感到惊讶。园里的老师说,这是从小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提高身体素质。我想如在我们国内,很多家长可能会有意见了,不忍心孩儿受冻,生怕孩子会感冒患病。由于各国教育理念不同,见人见智,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俄罗斯“洋娃娃”十分活泼可爱,当我们提出要和他们照相留念时,他们都很懂得配合,让我们拍摄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有一天中午,我们专程到黑龙江里玩冰雪。虽然阳光普照,但气温仍是零下十多度。大家手里拿着冰块,手指都冻得通红了,也不肯丢开。一些同志更是勇敢,站在冰堆上脱开上衣,赤裸着上半身,手里举着冰块,并大声喊道:我们广东人是最不怕冷的!有人开玩笑说,这样勇敢的的“英雄”,定能上杂志的头条了。记得读中学时,看过《林海雪源》的小说,对东北的雪景描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那只是想象中的雪景。后来看电视,对东北的冰雪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直接来到东北体验,和冰雪直接接触,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只可惜那些天没有下过大雪,堆雪人、玩雪球、打雪仗,这些更加浪漫和刺激的活动就无法进行了。在哈尔滨郊外的一个滑雪场上,我们尝试了一回滑雪。那滑雪板两头翘起,穿在脚上可以旋转的,即使跌倒都不会弄伤脚。由于是第一次滑雪,不懂技术要领,我不敢在坡度太陡的地方滑行,只能靠着滑雪杖支撑,慢慢地走了几步,也滑了几步,也算是在东北真正滑了一回雪啊!在我印象中,这次黑龙江之行,是最有意思的一次玩冰雪,大家近似疯狂,忘记年令,忘记寒冷,个个像年轻的小伙子一样,精神抖擞,兴致勃勃,玩得十分尽兴。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但那愉快而又难忘的玩冰雪情景,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