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中秋了,一年就中秋这个农历八月上下,时效性非常强,中秋之前价格居高不下,一旦过了中秋价格腰斩也无人问津,这不禁想起张五常的《卖桔者言》。
月饼还是少吃,传统美食背后的含意是团圆美满,但是商家怎么会放弃这种机遇?于是亲情牌,礼仪牌,福利牌,祈福牌,折扣牌,应有尽有。
现在饼企开始早早布局,提前营造市场气氛,让消费者认同其不同的产品,这样到时候就可以畅销无阻。
不过随着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三公消费没有这方面福利,对饼企而言不容乐观。再加上房贷支出在家庭支出占据越来越大比例,整体收入涨幅不大前提下,消费者的健康消费和理性消费逐渐明显。他们不再单方面追求数量和重量,更讲究质量。口感多元化,配料丰富性,逐渐从饼中解放出来,例如一些茶楼点心厨师精心研制出水果饼点心,肉馅饼干,从一年一次消费到每天早晚茶楼上的习惯性消费,这就是饼企转型方向和参考案例。
至于合格的花生油、肉馅、芝麻、面粉等配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前报道转基因食品之类的月饼在国外受到管制,这也是一个行业风向标。
民以食为天,做大一个行业,成为完善的产业链,有利于地方财政创收和就业。但是剩余索取权还是归于市场人才,所以“少麻烦,有钱赚,爱健康”就成为一些地方政企共识。
要问我怎么转型,看看《卖桔者言》,时效性改变成为时时效,或是扩大市场销售区域,培养新的消费者。改变别人,或是改变自己。
记得朋友说过真正的传销是口口相传,有口碑才有传销。而大陆非法传销就是金字塔的老鼠会,侮辱了传销。
记得细舅有很多电白朋友的美食赠品,多是电白知名美食品牌。他们这个圈子相互推荐,造就了地方美食市场。当然,这和互联网上的“三个松鼠”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我们也期待这些地方特产在转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顺。顺便说一句,我也吃过那些罐头鱼和酥饼,还是不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