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 (散文诗七章)
二十四,扫房子
笤箒、抹布、拖把、灰斗、洗洁精、手套、口罩、甚至钢丝刷。
房顶、墙角、大门、窗台、纱窗、床底、桌下、茶几、阳台旮旯角落。
站着、踮着、弯着、蹲着、趴着、跪着还会站在梯子、凳子上。
平时扔掉可惜,实则无用的用大扫除的名义抛弃。
一年的暗处积存的灰尘,以扫房子的名义清除掉。
一年四季天天打扫,今天不仅仅是打扫眼睛看得到的污灰,而是心能感知到的地方。
灰尘扑面、腰酸背疼,甚至会受伤。换来三百六十五个心净,三百六十五个敞亮,干干净净的走进春天。
我们做不到吾日三省吾身。一年来一次深刻省悟还是应该的。
或许,这就是总结的力量。
二十五,磨豆腐
黄豆泡好了。二十四小时。
脸盆大小的褐色石磨。磨杠吊在横梁上。一头插进石磨木柄孔中。
母亲坐在石磨边,手持一勺,面前放一盆泡好的黄豆。
父亲推动石磨。母亲一勺一勺地喂石磨吃黄豆,一边与父亲拉着家常。一圈,流出白白的豆汁。两圈,流出白光光的浆,三圈四圈………推动的是美好的希望。
木制的十字架下吊着白布。将接在桶的豆汁倒进,轻轻地晃动,如晃动摇篮般的柔和。
细细的豆浆流下,豆渣做成霉豆渣,抑或是猪过年的美餐。
灶火映红母亲的脸膛。锅里的豆浆翻滚,是别开生面的年花,喷放着不一样的芳香。
放入石膏调成的料。让豆浆凝结成嫩白的豆腐脑。母亲给我们每人一碗,放进不少白砂糖。
把煮好的豆浆舀进木制的模子里的白布里,包好,压上重物,水流尽,一板板新鲜的豆腐,让年夜饭有了别样的味道,有了只属于豆腐的芳香。
那个年代,有了豆腐就有了年样儿我。豆腐烧菠菜饭桌上有了花样。
二十六、上街去割肉
过年离了肉就不成为年。腊八粥也就白喝了。
从老婆手里接过刚从手绢里剥开的纸钞赶集去。盘算着割肉、买果子包还有过年的小物件。
牛肉太柴,羊肉太贵,猪肉正好。
先割两个礼条,猪腰窝处,带一点板油。娃走舅家和舅爷家拜年必备。然后再掰着手指算算,割几斤肉才好。包饺子要一斤,待客要二斤。三斤肉似乎太少,手里的钱更比肉少。
礼条太小失礼,只好,只好……年初一每人一两块肉还是要。唉。一年到头了解回馋,油回嘴啊。
小七家过年还吃素饺子呢。
客人走了,剩下的肉片舍不得孩子们吃,留着下顿好待客。
不堪回首的年月,难为了父亲,苦了母亲,还有孩子们永远渴望的眼神。
二十七、杀灶鸡
一只鸡,作了神仙的座骑和贡品,又是凡人过年的美味佳肴。如此待遇,灶鸡独一无二。
从祭灶的那一刻起,已注定了它的命运。神人共享。
公鸡三把毛是要留下的。供销社墙上贴着画呢。有用。当然选漂亮的留给自己的女儿做踺子用。一脚踢出彩云飞。一脚踢出笑声扬。值得。
鸡肉自己舍不得吃。一年只有一只鸡。是让客人吃的。当然,鸡骨头是留给了自己家的狗饱口福了。
好在,孩子们走亲戚,吃别人家的灶鸡,换换地方吃。
过年一定要有鸡。鸡庆有余。不管有余无余,希望还是要有的。有希望,有目的,有动力,多少希望现在成真了。
二十八、贴花花
扯掉发黄的旧年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月,已苍老了容颜。
贴上穆桂英挂帅,骑着战马,头插野鸡翎英武漂亮。再贴上哪咤闹海,穿着红兜兜,手持乾坤圈和红色混天绫的小孩子真可爱。再贴上京剧梅兰芳的天女散花和贵妃醉酒。
后来的年画变成小铁梅高举着红灯,还有打虎上山杨子荣的剧照。
低矮昏暗的屋里贴上年画,亮堂了太多。喜庆的年味满屋生辉。
现在。连环画似的年画已难得一见了。国画、油画还有十字绣,已固定在堂屋卧室。
山水画的山长绿,水长流。油画中的景,四季优美。
二十八,贴花花,只成为一种概念,具体的内容,只在老人们的脑子里闪过。
二十九,上街去灌酒
无酒不成席,何况是过年。
提一只塑料壶。十斤的?大。五斤的?正好。
红薯干散装酒,八毛钱一斤。头几口下肚,有苦味。这可能是人生的况味。再喝就是嗓子发烧,喝酒就是图这个刺激吧。
酒是好东西。武松十八碗酒后,打死老虎。否则,他睡在酒店。杯酒释兵权。酒啊。上至庙堂,下至寒舍茅屋都是好。
南阳的酒更好。曾经很少。所以,南阳人传统的敬酒,只让客人喝,主人不喝。好物优先客人。南阳人的性格品味。
现在好了。南阳人酒多了,敬酒也碰杯了。
过年走亲戚,抱着整箱整箱的白酒、红酒作伴手礼,敲响高楼的单元的门。
有肉有酒,人生追求大概就完成一半了。这也是过年的神韵吧。
喝醉了,睡一觉。梦里都是春天。
三十儿、捏鼻儿
和好上等的饺子粉。擀一张圆饺子皮,那是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圆满,是团圆。
出门饺子回家面。
巧手捏个褶,辞旧岁,春夏秋冬,离散辛苦总值得,再捏一个褶,是团圆。祖孙三代、四代热热闹闹,热热乎乎聚一团。捏第三个褶,是迎新春,春来福寿挤进门。第四、五、六个褶,捏成元宝模样好发财。
水开翻花是春花,饺子下锅漂起来。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起来。饺子味道香味随着春潮一起,将新年的歌声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