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在叠放上面的时候,密度均匀的物体超过长度一半向外,就会出现重力向下物体垂落的可能,小于物体长度的一半便保持静态,这个就是压力的边界。它不是爆炸的边界,而是重力作用下的物体下垂,再加上重力惯性会增加物体下坠的破坏力。
个人猜测,心理压力是否同理于上。如果承担的压力超过承受能力的一半,就会有更多的变量促进这种惯性的用工,从而改变人的性情。例如赌博,一旦输掉身家过半财产,就会义无反顾地加入步步高的囚徒困境。最后惯性下下注越来越非理性,最后输得一塌糊涂。如果你只是小小娱乐,坚定于可调配收入的四成以下,还是可以克服这种赌瘾。但是压力会累积,赌瘾同样会累积,几次小比例的输局便可以超过个人财富的五成以上,最后达成下垂的惯性破坏。因此别看小赌,那累积起来已经是大输。
学习也一样,不是什么都要学,学术有专攻,需要一定恒心和毅力克服惰性,但更需要调节情绪和心态来缓解压力。大脑有很多区域空间可以开发智力,但不容许没有系统地填补一些垃圾进去。脑力劳动过于疲劳同样有损害大脑智力和生命健康。在诸多学科中要根据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结合自身的偏好特长而裁定一些发展的方向,从而专心于某一个领域更容易突破局限。对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忽悠是无动于衷的,起跑再向前,没有坚持的过程和学习的兴趣,也最终不会成为理想的动力。
心理健康在于这个压力测试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学生有学业压力,成年有就业压力,当压力到了可以承受的一半以上,那么就很容易产生极端,从而惯力作用下垂造成惊人的破坏。那么学习绝对不是减压的方式,放松心情才是。最后就是做自己最喜欢的其他事情,同时又不伤害别人。个人建议职业生涯或是学业生涯都必不可少填补心理辅导的课程,并实施于各种减压的活动之中,让人回归健康的理性状态。
对于孩子,为人父母就要测试一下孩子的压力承受能力,并判断他所处的压力边界是多少,从而采取措施为孩子减负,而不是一味只看分数从而让孩子人格分裂。很容易理解的就是相处过程看看对方是否活泼开朗,是否开心。这个情绪化是压力的测试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