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流行歌流行不起来

    同一个世界
    2016-12-04 09:43:07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290
    任何商品都非常注重消费市场,音乐同样不例外。记得十几年前读书的情景,市场上有新歌就会冲动地上去买唱碟回来听个十百遍,现今这种现象不见了。
    第一,音乐销售渠道从过去的唱碟CD向现代的互联网平台转型。也就是手机电脑服务终端的消费才是关键。
    第二,终端客户消费者的网上支付消费习惯没有改过来。以前推广时期是产品嵌入式广告,依靠广告维持经营和收入。现在是直接产品和消费两者之间,一旦要真金白银购买产品,消费者就会考虑它是否值得?或许还可以从其他渠道上获得这样的作品,或是寻找替代品。
    第三,学生群体很少有网上支付帐号,即使有也是少数,而且互联网在未成年学生群体推广运用中并没有普及。很多学生接触也是偶然性,个别网瘾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很多音乐作品在学生群体里很难找到消费市场,没有消费就会饿死歌星和其背后的唱片公司。所以互联网至今,未成年音乐作品很少出现。儿歌还停留在CD渠道上,主要是家长购买回家放给孩子看。即使有一些出色的网站也是在公益性事业上,后发劣势突出。
    第四,互联网的功能异化拓宽视野,给网民更多选择,很多网民花费很多时间在游戏和聊天上,从而淡化对音乐的需求。这时候游戏中的背景音乐和嵌入式好音乐会容易被接受,但是它是免费的,为了让游戏更精彩,游戏玩家更愿意为游戏掏钱,音乐不是主要目的。
    第五,更多音乐消费市场定位在成年群体,但是成年人出来工作后需要考虑很多东西,家庭和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所以他们需要的是震撼人心的生活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外貌协会。这就和学生群体决裂,倾向成年人。而音乐产业链条很少有组织愿意去浮躁静下心来长时间搞这个,所以流行音乐真的流行很少。怀旧音乐反而更有市场。
    第六,新文化运动。少数民族的新歌比较流行,因为大家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不太了解反而感到好奇新鲜,同时少数民族的用情太深,朴素无华的表达更容易让成年人感到自然亲切。
    第七,实力派的理性回归。没有实力的歌手作品就无法让成年人买单,而有实力的歌手往往经过很长的市场洗礼,而这些幸存者却成为了怀旧歌曲的代表作。例如许巍、老狼、伍佰等。
    这样一细分市场,就没人想做流行音乐了,所以现在的流行歌曲就像感冒一样不出一周就遗忘被抛弃,一周能赚得多少?所以要继续流行音乐流行起来,得实力派的新手多点各地舞会演出。没有大舞台,只要有实力,流浪的街道舞台在互联网+思维下同样可以成名。但是很多歌手缺乏音乐老师的指导,所以要走很多弯路,个人建议一边继续坚持,一边赚点钱去音乐学院拜师学艺。而娱乐平台的竞技并非有实质性的飞跃,反而打击你脆弱的自信心。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5)
    • 2016-12-05 10:55:47 1#

      {:1_274:}

    • 2016-12-04 23:58:53 2#

      好的流行歌从来不欠听众,只怕你的不是好作品,推出来之后,当然没人听

    • 2016-12-04 23:57:30 3#

      音乐就是因为网络才流行得更加广了,怎么会流行不起来呢

    • 同一个世界

      2016-12-04 10:33:43 同一个世界 4#

      当然,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主要原因。而保护了知识产权同时,又要考虑消费者的能力和意愿。

    • 绿荫

      2016-12-04 10:17:12 绿荫 5#

      一张正版碟算他100一张,多少人会买?一张10-20一张的翻版,买的人会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