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
本帖最后由 晒月亮 于 2016-1-6 10:12 编辑
元旦那天全家回乡下去看父亲,看到他穿上了我上次买的新衣,很是高兴。见电脑开着,我便点击进入了空间,一边浏览日志,一边侧耳听着他和文聊天的内容,看到他们相谈甚欢,朗笑声声,心中更是欣欣然。[size=14px][color=black][size=4][size=16px]当翻到父亲生日时写的那篇《光阴轶事》时,才记起父亲生日时曾送给他剃须刀,不知好不好用,便随意地问了一句,谁知他竟然一次也没用过,说是太精致了,舍不得用。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看来以后送礼物给他,除了考虑实用性,还得考虑外观不要太漂亮,不然他会认为华而不实。为了能使他尽快用上舒适的剃须刀,一个念头闪过脑际。
[/size][size=16px] 遂问父亲:“爸,您还记得我第一次在《茂名日报》上发表那篇散文是什么时候吗?”
“1994年4月4日。”没有停顿一秒,父亲便脱口而出。“我可是你的第一个读者!怎么会忘呢?题目是----《乡村之晨》,那些报纸都还在呢,97年以前的登有你文字的报纸每一篇我都帮你收藏保存着。”父亲一边进里屋去拿报纸一边接着说,“那天早晨,你写好后隔着墙朗读给我听,完后就去学校带早读课了。”
[/size][size=16px] “那,您还记得稿酬是多少吗?”
“呵呵, 这个嘛,我倒忘记了。嗯,[/size][size=18px]容我好好想想,”顿了顿,他接着说“那数字好像也有个四字,不是四块,就是十四块,你还用它给我和你妈各买了一副棉手套。”
“是四块 。”我补充回答。
[/size][size=16px] 这就是父亲!我诧异于父亲惊人的记忆力,那么久远的事情竟然记得那么清楚。连我自己都已经忘记了。是啊,父亲怎么会忘记呢,当时是他建议、鼓励我尝试投稿的。也许是上苍的眷顾吧,竟然能得幸运女神的垂青,能入编辑的法眼,一投就中了。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字见诸报端,雪片般的信函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连邮递员都认识了他这个平凡的女儿。
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96年秋季我收到了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的组稿信函,虽然那次的文稿并没有被选编,但他还是高兴地逢人就说起,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股高兴劲,我至今都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们家的经济非常拮据,可他每次到镇上去,都会给我买一些书或杂志回来。我知道他对我寄予了极大的厚望,他是希望那些能成为我通向成功之门的敲门砖吧......
“喏,你看,全在这儿。”父亲拿出一小扎折叠得齐齐整整的泛黄的旧报纸递到我面前。打断了我久远的记忆。
想到这些,再看到这些,不知不觉眼中便泛起了迷雾,濡湿一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鼓励我不辍笔耕,虽然最终我没有毅力坚持下来,辜负了他当初对我的期望,可我这个女儿也没令他失望,因为我的文字也曾帮助过几个有需要的同事,总算也还有点小用处。也不枉他曾经对我的支持。我想这点也是他最大的慰安吧。
收回那些散淡的往事记忆,收拾好心情,我对父亲说:“爸,我又开始写了,不过这次是在网络上。我写了一些有关您和老妈的文字,我点给您看吧。”文在一旁打趣说:“爸,别看,她呀现在整天都是无病呻吟,写些无关痛痒的东东,看坏您的眼睛。”
我以为他会不屑一看的,可他并不理会文的话,马上去取来老花镜戴上,坐在电脑前,认真专注地读着那篇《光阴轶事》。只见他表情凝重:时而颔首,时而叹息,看后久久不语,我想那些事情一定也勾起了他对那段清贫岁月的无限回忆。他看得那么仔细,连评论都一一看完。
[/size][size=4] 得知他看完了,我故意问他:“爸,怎么样?”
“你驾驭文字的能力虽然不减当年,不过笔法没有以前那般细腻了,感情渲染的力度也稍有欠缺,读来感觉有点泛、有点虚。”真是知女莫若父,父亲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个最挑剔的读者。
此刻敲下这些文字 ,内心澎湃不已,不为过往,只为我那虔诚的读者----我可亲可敬的父亲!
[font=Tahoma][color=#8000]
[/color][font=楷体, 楷体_GB2312] [/font][/font]
[/size][/size]
[/color][/size]
搜索
-
psb - 1次下载 - 需0积分
报料热线:138286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