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区域
  • 视频
  • 财经
  • 旅游
  • 宜居
  • 汽车
  • 生活
  • 人文
  • 教育
  • 影像
  • 搜索       

    《一周茶事》第54期

    2017-12-10 22:58:28
    → 快速回复 点击数:25623

    《一周茶事》第54期





    2017年12月2日,茂名市茶叶流通协会指定官方合作论坛“茂名网-茂名论坛品茶论道版”终于又可以开通登录了。中断了二个多月吧,但还能接续运转,都是好事。





    自从移动端自媒体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出现之后,网络论坛和博客等PC端社交平台人气就不堪忍睹。回想十年前在新浪足球论坛和紫砂论坛斯混的日子,随随便便一个带图的帖子阅读量都过千,回复跟贴都七八楼,再看现在网络论坛的景况,有点唏嘘!





    官方网络论坛的低落除了网民选择丰富而受到冲击外,更大的原因在于监管过多了。象现在开通了的“茂名网”,跟贴回复都要审核24小时,还不是关键词审核,真的让人无语。有一则关于隔壁老王医生的笑话,不知道这能不能解释关于论坛的衰落:


    A:王医生,怎么夏天才结婚,现在就要和陆护士长离婚?

    王医生:实在忍无可忍了!

    A:陆护士长人又漂亮、性格又好,是不是你自己有问题呀?

    王医生:是的,她什么都好,就是每次啪啪的时候都要消毒。

    A:讲卫生不好吗?

    王医生:夏天可以,冬天你试试。。。





    “在茶器的世界里,我们在追求什么?”




    茶和器之间的关系,器既是茶之父,也是茶之友。器与茶,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好茶配好器,于是我们会想,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一件传统的好茶器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功能性、工艺和审美,三者皆绝可以被视为佳品。






    12月9日。紫竹茶书院举办了一堂关于紫砂壶的公益课,或者说是一堂关于紫砂的体验茶会。





    公益课由程贤君主持,这是我认识他玩紫砂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主持关于紫砂的分享会,也是我一直去鼓励他大胆尝试的紫砂交流会。看看他自己泡养的小壶,就知道他这个“敏于行,讷于言”的态度有多么的错误!




    大红柑(又名茶枝柑),搭配云南出产的普洱散熟茶(通常是宫廷熟茶),经过特定工艺加工,选用最大,最成熟的红柑制作而成,通常指立冬至冬至前后采收,果实已成熟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甙(dài)含量较低,多糖的含量较高,油室则大而饱满,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内表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明显。陈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香。






    红柑和小青柑的制作工艺基本是一样,都要经过:采摘柑果、清洗柑果、开盖挖果、冲洗柑果、摊晾、装入普洱熟茶、阳光生晒加低温干燥、包装成茶品。




    大红柑的功效与作用

    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和,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相对要弱。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抗雾霾,降血脂以及胆固醇的功效。从营养角度看,大红柑内含更多果糖以及海绵松丝,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大红柑,一颗有30~50克,相当于四五个小青柑,不适合一颗一泡(除非你找一个很大的壶,可以泡出来和很多人分享了),一般把红柑柑皮掰碎和普洱茶匹配来泡,所以更讲究技巧,茶与皮的比例不同能够泡出不同的味道,在泡茶的过程中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更能够享受泡茶带来的乐趣。



    投茶量:柑果皮约2g+普洱茶约6g

    水温:100℃

    冲泡时间:3-5秒

    注水量:250ml

    冲泡时注水要匀速平稳,不管是盖碗冲泡还是紫砂冲泡都是一样的,出味快的大红柑要快进快出,出味慢的前几泡可以适当延长出汤时间。




    《游二师兄钓鱼岛有感》


    呼朋引伴泛舟游

    水暧鱼潜解困忧

    山影斜阳相对望

    远树岛横烤薯香


    人生悲苦事无常

    喜怒与共或参差

    偷得流光半响午

    坐看山水诸事忘








    二师兄者,典出西游记悟净,有感于孤吊海外一岛常年与人纠缠不清,于是于家乡高州水库外租一荒名钓鱼岛,聊以打发时光。12月得闲余,邀知茶客,淘江心水,担有钱人天天食的红心番薯,挟鸡、持茶上岛茶会。记之。




    一周茶书推荐:




    书名:茶器之美

    作者:李启彰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作者:李启彰,上海复旦大学EMBA,美国圣母大学MBA。理科背景出身,因缘际会踏入茶道世界,自2009年在中国大陆推广茶文化以来,已举办超过百余场的茶会与讲座。本书先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入手,黄金比例、视觉比较、细节与比例,高频与低频、茶器的声音,以器引茶。



    报料热线:13828680359
    用户评论 (3)
    • 2017-12-17 13:16:43 1#

      quote:
      ml123 发表于 2017-12-14 16:22
      一下到54期,期他期数呢


      {:1_247:}论坛关了两月,其他在微信公众号:“茶道人家”可以参看{:1_260:}

    • ml123

      2017-12-14 16:22:26 ml123 2#

      一下到54期,期他期数呢

    • 2017-12-11 11:13:32 3#

      潜水的,路过的,都少人回复了